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以“中和”之名,助力“碳中和”-菏泽网

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以“中和”之名,助力“碳中和”

2021-09-27 10:55:47 来源:贵州网
  最近,“碳中和”成为热门话题。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谈到了“中和农信”的名称中“中和”二字与“碳中和”存在的一些内涵联系,同时,还谈到了中和农信在业务发展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为助力实现碳中和所作出的努力。

  “中和农信”的公司名称中的“中和”取自于《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当初取名“中和农信”,意在追求平等包容社会,缩短城乡、贫富间的差距。特别是要帮助农村中低收入群体融入到新的价值创造体系和分配体系中,助力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方面要求中和农信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赋能,激活人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天下之达道。

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以“中和”之名,助力“碳中和”

  “碳中和”则意味着特定时期内人为活动所排放的碳与吸收化解的碳总量相等,从而实现“零碳”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无碳未来的愿景。多数发达国家在实现碳排放达峰后,明确了“碳中和”的时间表。芬兰确认在2035年,瑞典、奥地利、冰岛等国家在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欧盟、英国、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将“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定在2050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2021年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并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国内外发展背景,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作为中国经济活动中的一份子,中和农信也理应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以“中和”之名,助力“碳中和”

  一般来说,农村贫困地区往往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防控环境污染的成本高,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在防控污染的前提下,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可持续、可循环的绿色低碳产业至关重要。

  中和农信的项目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对此深有体会。自业务开展以来,中和农信始终坚持把帮扶农户发展生产和防止环境恶化、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目标有机结合。在中和农信的金融业务中有明确的禁入清单,杜绝向污染严重的小微企业或生产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中和农信和壳牌基金会推动的“创之道”项目旨在鼓励和倡导发展环保型和可循环发展型的小微企业。中和农服在推进农服业务的时候,通过为广大农户提供平价优质的生产资料,促进减肥增效,鼓励使用无碳或低碳的有机肥料或农药。电商业务重点推进电取暖设备、光伏发电设备和电动车等低碳或无碳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此外,中和农信还成立了专门的ESG工作小组(E代表环境绩效、S代表社会绩效、G代表公司治理),主抓公司的非财务绩效管理。目前,中和农信正在制定未来的ESG发展战略目标,节能减排将会是评价非财务绩效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然,节能减排不仅要管控好中和农信自己的业务发展,更要所有中和农信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据惠普公司的调查发现,如果有10万用户在每天工作结束时关闭电脑,就能节省高达2680千瓦时的电,减少3500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相当于每月减少2100多辆汽车上路。

  近日,中和农信专门下发了《关于践行节能减排、启动绿色办公倡导系列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将持续从业务发展、客户赋能、风险管理和日常运营等多方面践行节能减排,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中和农信总部、各区域办公室和各分支机构积极响应,以各种方式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行低碳工作和绿色生活。如尽量采用远程办公、电话会议和无纸化办公等技术,倡导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和绿色消费等习惯,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等工作生活环境。

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以“中和”之名,助力“碳中和”

  目前,低碳生产和绿色生活已成为社会时尚。中和农信奉以“中和”之名,秉承“中和”之理念,更应该在绿色办公和绿色生活等方面做出典范,并鼓励和支持客户开展低碳绿色生产,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